第341章潮甌之戰(1)
關燈
小
中
大
第341章 潮甌之戰(1)
待等用完飯食,過了許久,呂暮然、吳滔等人方才姍姍來遲,都分散在各處調研和繪圖,所以來的有些散亂。
“各位都坐吧。”
“謝郡王。”
眾人異口同聲,徑自找了馬紮坐下。待等坐定,沈雲卿繼續說道:
“附近的地形測繪都完成了嗎?”
“都完成了,港口的勘測也已經完成,目前正在進行潮甌植物搜集。”呂暮然如數家珍一般詳細匯報了近期工作,頗有些成就感。
“很好,圖紙盡快匯總一下。明天起,所有工作暫時放下,跟隨歐陽大人退往港口,可都明白。”
“明白。”
這時吳滔好奇問道:
“郡王,莫非是有戰事。”
“嗯,這你們就無需多問了,兵事非你等所能,盡快攜帶資料撤往港口避戰。另外,此戰過後,朝廷船只將陸續返回潮甌,本王需要一人去辦事,可有人自願前往?”
“不知郡王所托何事?”
呂暮然問道,沈雲卿取來海圖,展開桌面手指還是一片空白的南海說:
“你等看此處,此處乃臘婆以東,我朝以南廣大海域,據傳分布有大量海島,此戰結束之後,待等風平浪靜,本王將安排新式寶船與數艘船只,前往此片海域考察海島,但凡海上所見海島,均需記錄測繪,標定經緯,而後將圖帶回。
此行海上漂泊短則一月,多則三兩月,盡管會避開大風天氣,但仍有危險,你等可有人願意前往。”
話音剛落,張翀自告奮勇說:
“我去,在下願往。”
“哦,那可是很危險的,你可要想仔細了。”
“在下明白,但求郡王一事。”
“何求?”
“許我張家做個島主。”
“……”
沈雲卿眼前一暈,其他人等失聲爆笑。
“呵哈哈,張翀你想地想瘋了吧,海外小島荒蠻之地,取之何用。”
“是啊,海外蠻夷多如牛毛,不服教化者十之七八,焉能立足。”
其他四人取笑連連,張翀憋得臉漲通紅辯解說:
“郡王常說,日後要出海開疆拓土,你等目光短淺,早晚後悔。”
“張翀此言頗合本王之意,我朝之志遠在環宇,未來五年之內,必可見端倪。不過,本王好奇,你為何如此熱衷小小的島主,難道不怕海外蠻夷生番要了你的性命?”
“郡王明鑒,張某家中雖然殷實,卻空有錢財在手,難以出人頭地,此番南征臘婆所見所問令在下大開眼界,竊以為,若能海外拓土,在下家世與才學方能有用武之地。
而且我觀南洲諸夷對我朝並無敵意,故而只要我等能以誠相待,定也能換得蠻夷敬服。”
“此議不失為一家之言,可用。”
臘婆之戰,海外領地的重要性日趨明顯,臘婆周邊任何地區都比岐帝國本土都近,建立海外領地和基地,提供基本的飲食和生活物資補給,要比本土組織運輸方便的多。
尤其是嶺南開發度低,盡管挨著近,但人口少,總體經濟力量不足,南征的物資保障,多數都需要從兩江、兩河地區運輸,十分不便。
如今馬六甲海峽落入驃國、阿瓦達提兩國之手,日後海外遠征已不可避免,盡快發展海外領地,已經迫在眉睫。
不打通海上通道,岐帝國的經濟將被從海上和陸地封死在東亞,籌建海外領地已迫在眉睫。
張翀反應的情況在國內也是普遍現象,由於朝廷早年的貨幣濫發,和門閥、閨閥、世家、權貴壟斷了社會上升通道,科舉淪為權貴內部搞世襲的工具,讓這些經商家世的子弟,很難有實現人生抱負理想的機會。
同時國內權貴的派系爭鬥,讓商人群體或是只能站隊選邊,或是在商海中沈浮,市場秩序的混亂,貨幣的不穩定,讓商人群體利益無法得到穩定保障,哪怕是短期的穩定保障都很困難。
當年若非沈雲卿力挽狂瀾,現在的沈家早就垮了,所以如何民間將商人的資本利用起來,引導去有利於政權,有利於廣大下層民眾的經濟領域尤為重要。
如不能將這些資本循環利用,他們只能投向權利政治的漩渦中,加速國內的動蕩。
戶部的第一次垮臺,並沒能從根本上扭轉國內的政治經濟問題,相反讓朝廷內部的問題更加扭曲。
只不過是最近幾年的改革和技術疊代帶來的紅利刺激了繁榮,掩蓋了內在問題,一旦危機來臨,這道裂痕將迅速撕裂整個帝國。
張翀只是天下眾生相的冰山一角,恰巧碰上了機會,遇到了對的人,如果沒有這種際遇,也很難被沈雲卿所重視。
“關於島主一事,本王暫無法向你許諾,但本王可以保證,日後定向陛下稟明海外拓土細則,至於開疆拓土之人能否出任島主,暫不得而知,不過以本王之見,即便不是島主,也會新立與島主相仿的官職,這你可以放心。”
“多謝郡王成全,張翀感激不盡!”
“既然你自願前往,此番出海考察,便由你主持。”
“張翀遵命!”
由於通信技術的制約,海外領土的管理和官吏任命在體制上還是空白,張翀要做島主,實際上是他還沒睜眼見過真正的世界,思維認知狹窄。
島嶼可大可小,小的幾平方,一塊沙灘,大的幾百萬平方公裏,又豈能是一個島主能一概而論。
盡快完善海外行政體系,推動海外貿易,已成當務之急。
相比陸地,海外征戰和開拓,對岐帝國這等體量的龐大帝國,政治、軍事、經濟成本低得多,而陸地開疆,少則動員幾十萬人,多則全國動員上千萬人投入浩大的作戰,短期而言,岐帝國已經喪失陸地爭霸的底氣。
尤其是臘婆一戰後,原本對北作戰的資源消耗殆盡,在不動搖政權條件下,已不具備短期內解決忽喇的條件。海外謀出路,走海權道路是上上之策。
翌日,馬文修召集鴻臚寺通譯與海外聘請通譯,重新調整夷兵布防,夷兵主力從港口以北,調往潮甌城西門外駐紮,約三百人被分散至左右大營兩翼暗中埋伏警戒,昆吾國紮紮亞羅隨行一千人繼續駐紮港口以北,同時增派岐軍水兵一千人,協防夷兵大營。
九月初十,空氣中的死亡氣息愈發凝重,雙方都很清楚,戰鬥隨時可能爆發。
九月十一日夜,沈雲卿剛剛睡下,鐘墨俞突然來喚:
“總管速請郡王移步。”
沈雲卿匆忙起床,連忙追問:
“出了何事?”
“有夷兵來報,看見我軍外圍叢林有異動。”
“今日月色昏黑,消息確定嗎。”
“我軍兵士並未發現,但不止一路夷兵發現異動。”
“多半是我軍眼睛沒他們好,看不見。走,去帥帳。”
沈雲卿現在愈發覺得,生存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,現代人的視力明顯不如古代人,這年頭要找個近視眼都很困難,視力普遍都在一點一、一點二以上,甚至一點三四都不少,不乏一點五的“千裏眼”
但岐軍的視力比起南洲百夷這些土著,夜間視力明顯不如這些土著,此前還不覺得,登陸臘婆後才發現岐軍普遍夜盲癥,水兵還好一些,常年在海上,能吃到魚類,補充牛磺酸,夜間行船需要觀察,而陸軍基本都是在瞎抓。
禁軍夜間視力不如水兵,番軍夜間視力不如禁軍,那是因為禁軍的夥食好,副食品多,而番軍副食品要差得多。
夷兵登陸潮甌之後,人比人差距愈發大,除了岐軍的文明水平更高,技術裝備更好之外,人的本能沒一樣比土著強。
視力遠不如他們,觀察力更不如他們。土著能看到密密麻麻草叢中的人和動物,而且還是靜態下的目標,岐軍往往看不到,距離越遠,這種差距越大。
土著能在晚上看見周圍叢林中大範圍的異常,顯然不是空穴來風。
少頃來到帥帳,馬文修正在通過通譯詢問夷兵所見情況。
“馬總管,情況如何?”
“海郡王來的正好,據多路夷兵所言,我軍南、北、西三面均發現臘婆軍異動,城樓的高塔來報,方圓三十裏外,臘婆營地火光隱有增加,但尚不清楚規模如何,本將正催促熱浮空升空查探詳情。對此,海郡王有何見解?”
“三十裏外是趙禹大營所在,盡數淹沒在叢林中,眼下才上半夜,我軍跟前便有敵軍活動,但是相距三十裏,又是夜間,趙禹要如何調遣這方圓三十裏內的大軍。”
“海郡王說的是,這又不是白天,白天尚且能以信旗為號,號令大軍,這晚上大營與前沿相距三十裏,還是環繞方圓三十裏,他趙禹要如何號令全軍。”
鐘墨俞也覺奇怪,這時馬文修卻說:
“也許海郡王當初所猜不錯,趙禹此人並無統帥數萬大軍之力,故而其所行之舉,我等未必能看明白,但有一點可以肯定,夜間對我軍不利,對臘婆軍,尤其是附近縣寨的土民有利,倘若如此,趙禹只要分而治之便能號令大軍。”
馬文修的意思很簡單,趙禹雖然不具備統帥幾萬人的能力,但是他可以把任務分包給當地人,讓當地的頭人領著自己的族人民軍,包片幹活。
而趙禹自己率領主力軍團,在關鍵時刻,選擇關鍵節點突擊。
有鑒於所以趙禹不具備統帥數萬人的能力,同時戰場的突破口不限於一處,因此趙禹本部的近兩萬人馬,可能分為兩撥,甚至三波,埋伏在岐軍東門外大營的北面或者南面。
如果紮堆部署,且不說夜間通信指揮不便,眼下除了趙禹本部的近兩萬人馬,當地的土民義軍和趕赴增援的瓦甌援軍,數量未知,雖不可能全數投入作戰,哪怕投入一半,戰場的寬度也不足以讓幾萬人全線展開,反可能阻礙己方作戰。
如果趙禹明白這個道理,他絕不會將兵力集中在一側,因為根本展不開,夜間突襲以迅猛為主,並不利於大兵團決戰。但如果他不知道這個道理,那是最好不過,岐軍正愁沒有機會一戰定輸贏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待等用完飯食,過了許久,呂暮然、吳滔等人方才姍姍來遲,都分散在各處調研和繪圖,所以來的有些散亂。
“各位都坐吧。”
“謝郡王。”
眾人異口同聲,徑自找了馬紮坐下。待等坐定,沈雲卿繼續說道:
“附近的地形測繪都完成了嗎?”
“都完成了,港口的勘測也已經完成,目前正在進行潮甌植物搜集。”呂暮然如數家珍一般詳細匯報了近期工作,頗有些成就感。
“很好,圖紙盡快匯總一下。明天起,所有工作暫時放下,跟隨歐陽大人退往港口,可都明白。”
“明白。”
這時吳滔好奇問道:
“郡王,莫非是有戰事。”
“嗯,這你們就無需多問了,兵事非你等所能,盡快攜帶資料撤往港口避戰。另外,此戰過後,朝廷船只將陸續返回潮甌,本王需要一人去辦事,可有人自願前往?”
“不知郡王所托何事?”
呂暮然問道,沈雲卿取來海圖,展開桌面手指還是一片空白的南海說:
“你等看此處,此處乃臘婆以東,我朝以南廣大海域,據傳分布有大量海島,此戰結束之後,待等風平浪靜,本王將安排新式寶船與數艘船只,前往此片海域考察海島,但凡海上所見海島,均需記錄測繪,標定經緯,而後將圖帶回。
此行海上漂泊短則一月,多則三兩月,盡管會避開大風天氣,但仍有危險,你等可有人願意前往。”
話音剛落,張翀自告奮勇說:
“我去,在下願往。”
“哦,那可是很危險的,你可要想仔細了。”
“在下明白,但求郡王一事。”
“何求?”
“許我張家做個島主。”
“……”
沈雲卿眼前一暈,其他人等失聲爆笑。
“呵哈哈,張翀你想地想瘋了吧,海外小島荒蠻之地,取之何用。”
“是啊,海外蠻夷多如牛毛,不服教化者十之七八,焉能立足。”
其他四人取笑連連,張翀憋得臉漲通紅辯解說:
“郡王常說,日後要出海開疆拓土,你等目光短淺,早晚後悔。”
“張翀此言頗合本王之意,我朝之志遠在環宇,未來五年之內,必可見端倪。不過,本王好奇,你為何如此熱衷小小的島主,難道不怕海外蠻夷生番要了你的性命?”
“郡王明鑒,張某家中雖然殷實,卻空有錢財在手,難以出人頭地,此番南征臘婆所見所問令在下大開眼界,竊以為,若能海外拓土,在下家世與才學方能有用武之地。
而且我觀南洲諸夷對我朝並無敵意,故而只要我等能以誠相待,定也能換得蠻夷敬服。”
“此議不失為一家之言,可用。”
臘婆之戰,海外領地的重要性日趨明顯,臘婆周邊任何地區都比岐帝國本土都近,建立海外領地和基地,提供基本的飲食和生活物資補給,要比本土組織運輸方便的多。
尤其是嶺南開發度低,盡管挨著近,但人口少,總體經濟力量不足,南征的物資保障,多數都需要從兩江、兩河地區運輸,十分不便。
如今馬六甲海峽落入驃國、阿瓦達提兩國之手,日後海外遠征已不可避免,盡快發展海外領地,已經迫在眉睫。
不打通海上通道,岐帝國的經濟將被從海上和陸地封死在東亞,籌建海外領地已迫在眉睫。
張翀反應的情況在國內也是普遍現象,由於朝廷早年的貨幣濫發,和門閥、閨閥、世家、權貴壟斷了社會上升通道,科舉淪為權貴內部搞世襲的工具,讓這些經商家世的子弟,很難有實現人生抱負理想的機會。
同時國內權貴的派系爭鬥,讓商人群體或是只能站隊選邊,或是在商海中沈浮,市場秩序的混亂,貨幣的不穩定,讓商人群體利益無法得到穩定保障,哪怕是短期的穩定保障都很困難。
當年若非沈雲卿力挽狂瀾,現在的沈家早就垮了,所以如何民間將商人的資本利用起來,引導去有利於政權,有利於廣大下層民眾的經濟領域尤為重要。
如不能將這些資本循環利用,他們只能投向權利政治的漩渦中,加速國內的動蕩。
戶部的第一次垮臺,並沒能從根本上扭轉國內的政治經濟問題,相反讓朝廷內部的問題更加扭曲。
只不過是最近幾年的改革和技術疊代帶來的紅利刺激了繁榮,掩蓋了內在問題,一旦危機來臨,這道裂痕將迅速撕裂整個帝國。
張翀只是天下眾生相的冰山一角,恰巧碰上了機會,遇到了對的人,如果沒有這種際遇,也很難被沈雲卿所重視。
“關於島主一事,本王暫無法向你許諾,但本王可以保證,日後定向陛下稟明海外拓土細則,至於開疆拓土之人能否出任島主,暫不得而知,不過以本王之見,即便不是島主,也會新立與島主相仿的官職,這你可以放心。”
“多謝郡王成全,張翀感激不盡!”
“既然你自願前往,此番出海考察,便由你主持。”
“張翀遵命!”
由於通信技術的制約,海外領土的管理和官吏任命在體制上還是空白,張翀要做島主,實際上是他還沒睜眼見過真正的世界,思維認知狹窄。
島嶼可大可小,小的幾平方,一塊沙灘,大的幾百萬平方公裏,又豈能是一個島主能一概而論。
盡快完善海外行政體系,推動海外貿易,已成當務之急。
相比陸地,海外征戰和開拓,對岐帝國這等體量的龐大帝國,政治、軍事、經濟成本低得多,而陸地開疆,少則動員幾十萬人,多則全國動員上千萬人投入浩大的作戰,短期而言,岐帝國已經喪失陸地爭霸的底氣。
尤其是臘婆一戰後,原本對北作戰的資源消耗殆盡,在不動搖政權條件下,已不具備短期內解決忽喇的條件。海外謀出路,走海權道路是上上之策。
翌日,馬文修召集鴻臚寺通譯與海外聘請通譯,重新調整夷兵布防,夷兵主力從港口以北,調往潮甌城西門外駐紮,約三百人被分散至左右大營兩翼暗中埋伏警戒,昆吾國紮紮亞羅隨行一千人繼續駐紮港口以北,同時增派岐軍水兵一千人,協防夷兵大營。
九月初十,空氣中的死亡氣息愈發凝重,雙方都很清楚,戰鬥隨時可能爆發。
九月十一日夜,沈雲卿剛剛睡下,鐘墨俞突然來喚:
“總管速請郡王移步。”
沈雲卿匆忙起床,連忙追問:
“出了何事?”
“有夷兵來報,看見我軍外圍叢林有異動。”
“今日月色昏黑,消息確定嗎。”
“我軍兵士並未發現,但不止一路夷兵發現異動。”
“多半是我軍眼睛沒他們好,看不見。走,去帥帳。”
沈雲卿現在愈發覺得,生存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,現代人的視力明顯不如古代人,這年頭要找個近視眼都很困難,視力普遍都在一點一、一點二以上,甚至一點三四都不少,不乏一點五的“千裏眼”
但岐軍的視力比起南洲百夷這些土著,夜間視力明顯不如這些土著,此前還不覺得,登陸臘婆後才發現岐軍普遍夜盲癥,水兵還好一些,常年在海上,能吃到魚類,補充牛磺酸,夜間行船需要觀察,而陸軍基本都是在瞎抓。
禁軍夜間視力不如水兵,番軍夜間視力不如禁軍,那是因為禁軍的夥食好,副食品多,而番軍副食品要差得多。
夷兵登陸潮甌之後,人比人差距愈發大,除了岐軍的文明水平更高,技術裝備更好之外,人的本能沒一樣比土著強。
視力遠不如他們,觀察力更不如他們。土著能看到密密麻麻草叢中的人和動物,而且還是靜態下的目標,岐軍往往看不到,距離越遠,這種差距越大。
土著能在晚上看見周圍叢林中大範圍的異常,顯然不是空穴來風。
少頃來到帥帳,馬文修正在通過通譯詢問夷兵所見情況。
“馬總管,情況如何?”
“海郡王來的正好,據多路夷兵所言,我軍南、北、西三面均發現臘婆軍異動,城樓的高塔來報,方圓三十裏外,臘婆營地火光隱有增加,但尚不清楚規模如何,本將正催促熱浮空升空查探詳情。對此,海郡王有何見解?”
“三十裏外是趙禹大營所在,盡數淹沒在叢林中,眼下才上半夜,我軍跟前便有敵軍活動,但是相距三十裏,又是夜間,趙禹要如何調遣這方圓三十裏內的大軍。”
“海郡王說的是,這又不是白天,白天尚且能以信旗為號,號令大軍,這晚上大營與前沿相距三十裏,還是環繞方圓三十裏,他趙禹要如何號令全軍。”
鐘墨俞也覺奇怪,這時馬文修卻說:
“也許海郡王當初所猜不錯,趙禹此人並無統帥數萬大軍之力,故而其所行之舉,我等未必能看明白,但有一點可以肯定,夜間對我軍不利,對臘婆軍,尤其是附近縣寨的土民有利,倘若如此,趙禹只要分而治之便能號令大軍。”
馬文修的意思很簡單,趙禹雖然不具備統帥幾萬人的能力,但是他可以把任務分包給當地人,讓當地的頭人領著自己的族人民軍,包片幹活。
而趙禹自己率領主力軍團,在關鍵時刻,選擇關鍵節點突擊。
有鑒於所以趙禹不具備統帥數萬人的能力,同時戰場的突破口不限於一處,因此趙禹本部的近兩萬人馬,可能分為兩撥,甚至三波,埋伏在岐軍東門外大營的北面或者南面。
如果紮堆部署,且不說夜間通信指揮不便,眼下除了趙禹本部的近兩萬人馬,當地的土民義軍和趕赴增援的瓦甌援軍,數量未知,雖不可能全數投入作戰,哪怕投入一半,戰場的寬度也不足以讓幾萬人全線展開,反可能阻礙己方作戰。
如果趙禹明白這個道理,他絕不會將兵力集中在一側,因為根本展不開,夜間突襲以迅猛為主,並不利於大兵團決戰。但如果他不知道這個道理,那是最好不過,岐軍正愁沒有機會一戰定輸贏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